您目前的位置: Betway必威西汉姆联 » 研究生培养 » 制度文件 » 正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一、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向

   1.培养目标

   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学科培养的研究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能适应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所需要的研究型高层次专门人才。本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等方面系统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及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发展前沿;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从事热能工程领域科学研究的能力;能运用现代科学理论、现代工程技术、现代系统科学方法、现代实验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解决科研和工程课题,并具有创新性、开拓性和全面性;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胜任本学科专业和相邻学科专业的教学、科研、工程技术和相应的科技管理工作。

   具体要求是: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学风严谨,身心健康;了解本学科的进展、动向和发展前沿,治学态度严谨,在本学科领域内掌握较坚实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门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初步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工程技术工作的能力;能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学科的外文资料,具备一定的听说写作能力。

   2.学科(领域)主要研究方向

   1)冶金能源与热工技术(热能工程080702):冶金能源与热工技术;冶金系统节能技术。

   2)热物理及燃烧工程(工程热物理080701):传热传质理论与技术;热物理测试技术;燃烧理论与技术;系统热管理与热控制技术;多相流理论与技术;材料的热物性及其应用技术。

   3)能源工程及动力工程技术(热能工程080702、动力机械与工程080703):新能源开发和应用技术;电力能源生产和利用过程中的流动、燃烧、传热及自动控制;强化传热技术研究与利用;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热工过程自动控制。

   4)低温与制冷技术(低温及制冷技术080705、热能工程080702):低温与制冷技术;空调工程、制冷与低温工程以及能源环境技术。

二、获本学科(类别)硕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应修总学分:28,其中必修20学分,选8学分。

   1.必修课

   学位必修课共设置20学分。学位公共课按学校要求设置,包括政治、外语、数学,修满10学分;必修学位基础课根据研究生培养需要设置,包括高等工程热力学、高等工程传热学、高等工程流体力学,修满6学分;学位专业课包括高等燃烧学和两相流理论与技术,修满4学分;

   2.选修课

   根据研究方向,任选选修课4~6门,修满8~12学分。

   3.补修课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未修过而必须补修的本专业本科生、硕士生2门以上专业核心课程。

三、获本学科(类别)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遵纪守法,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诚实守信,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杜绝抄袭与剽窃、伪造与篡改等学术不端行为。

   2.掌握动力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了解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本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与运行、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能力。能够胜任动力工程领域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

   3.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和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严谨勤奋,勇于创新,能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遵守职业道德和工程伦理。

   4.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环境适应能力,富有合作精神,既能正确处理国家、单位、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也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四、获本学科(类别)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1.获取知识的能力

   为促进自我发展和完善,硕士生应具备从不同渠道,以不同方式获得新知识和满足自己学习和科研需求的能力。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为了具备较好的获取知识的能力,不仅应具有较好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而且应具备一定的鉴别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1)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和外语水平;

   2)具备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掌握自主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自主更新知识的能力;

   3)具备利用本研究领域开设的专业课程,制定个人学习和研究计划,通过撰写经典文献阅读报告等培养环节强化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2.科学研究能力

   具有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评价和应用能力,能运用本专业知识独立解决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问题,并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

   3.实践能力

   具有独立开展学术研究或技术开发的能力,熟练掌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领域的时间技能,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4.学术交流能力

   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熟练掌握汉语以及英语,能够熟练地进行学术交流,表达学术思想,展示学术成果。

五、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使硕士研究生在综合素质方面得到较全面的基本训练,是培养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学位论文工作包括文献阅读、调研、选题、开题报告、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撰写论文等。

   (1)规范性要求

   1)硕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论文应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自己的见解;

   2)论文选题应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调查研究后确定,学位论文的时间不少于1年;

   3)论文形式符合要求,概念清楚,结构严谨,数据详实,图表明确,文句通畅。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基本相对应,语句通顺,语法正确,在答辩阐述论文时,应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质量要求

   1)对硕士生学习与研究计划的审查重点考查硕士生是否确定研究领域,进入研究状态。

   2)对硕士生开题报告的审查重点考查硕士生的文献收集、整理与综述能力和研究设计能力。

   3)论文选题应符合本学科发展方向,具有实用价值和理论价值。

   4)论文内容充实并能体现研究生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5)论文工作能反映研究生从事科研能力和进行理论研究和实际科技工作的素质。

   6)论文应具有理论创新或方法创新的内容。

六、其他要求

   本学科的硕士生应围绕研究方向,强调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的同时,重视综合素质、创新和创业精神,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体现在毕业前必须完成下列毕业要求中的至少1项:

   1.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交流,发表并宣读学术论文;

   2.期刊学术论文的录用或发表证明;

   3.发明专利的公示或批准证明;

   4.以项目主持人身份参加研究生学术类大赛获奖,获校级大赛二等奖以上或省级大赛三等奖以上;

   5.软件著作权的批准证明;

   注:以上条款规定的论文、专利、软件著作权等,要求硕士生第一或导师第一和硕士生第二作者方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