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Betway必威西汉姆联 » 学院概况 » 师资力量 » 正文

李先春

个人简历:

李先春,男,1972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7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锅炉专业,2005年获得鞍山科技大学冶金工程硕士学位,2011年获得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专业博士学位。1993年8月至2002年4月,在鞍山锅炉集团有限公司任职,曾任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兼副总工程师。2002年5月至2010年12月,在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热能工程系工作,担任系主任。2011年2至2014年3月,先后在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和澳大利亚联邦科学院做博士后研修。2015年3月至今在辽宁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工作,先后担任辽宁省煤化工重大科技平台常务副主任、化工学院院长助理、化工学院副院长。

研究方向:

  • 清洁燃烧技术与理论
  • 烟气净化技术与理论
  • 低温等离子体气化技术与理论
  • 氨冶金化学反应工程
  • 流动、传热、燃烧的数值模拟技术

主持科研项目:

  • 国家重点联合基金:低温等离子体与微波强化污泥低热值煤流化床气化制合成燃气及残灰制地聚物固化重金属;
  • 辽宁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新型高温工业炉超低氮燃烧技术的开发及应用研究;
  • 辽宁省自然基金:低温等离子体作用下生物质气化合成气中焦油分解机理;
  • 澳大利亚煤炭协会基金:Flame arresting mechanisms and flameproof device for VAM mitigation;
  • 澳大利亚煤炭协会基金: Novel Cost-effective Ventilation Air methane Mitigator;
  • 澳大利亚低碳排放基金:Coal impurities and gas quality in oxy-coal combustion for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 鞍钢集团重大科研项目:轧钢加热炉低NOx燃烧技术研究
  • 鞍钢集团重大科研项目:基于烧结料层结构优化的复合碱度烧结新工艺
  • 国际合作项目:高炉炉料冶金性能研究;氨气直接还原铁矿石基础研究
  • 鞍山七彩化学合作项目:VOCs气体污染物精准控制技术的应用研究

获奖成果:

  • 2016年 辽宁省自然科学奖        三等奖
  • 2017年 辽宁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 2018年 辽宁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 2017年 鞍山市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 2011年 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  一等奖

代表性论文:(限5篇)

  • Prepa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iron nanoparticles embedded CNTs grown on ZSM-5 as catalysts for NO decomposition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0,392,123798.
  • Synergistic effect of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plasma and Mn catalyst on CO2 reforming of toluene, Fuel2021,285,119057.
  •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 using iron oxide impregnated biomass and lignite char for flue gas treatment, 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16, 148: 91-98.
  • Fabrication of NiCo2O4 nanobelt by a chemical co-precipitation method for non-enzymatic glucose electrochemical sensor application,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831 (2020) 154796.
  • Prepa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catalysts of highly dispersed zerovalent iron (Fe0) supported on activated carbon for NO reduction, Fuel2021,303,121252.

学术兼职:

  • 中国锅炉与水处理协会技术委员会委员;
  • 辽宁省能源电力产业校企联盟科技创新专家委员会委员
  • 辽宁省再生能源协会常务理事
  • 辽宁省化工学会煤化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荣誉:

  • 校优秀科技工作者
  • 校优秀教师
  • 校优秀研究生导师

国际合作:澳大利亚西澳大学 ;澳洲联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