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菁校园

幸甚山川送我一程

发布时间:2023-07-14   浏览次数:次    来源:   

我时常在想,四年来学生记者这样的身份对我来说具有何种意义,我反反复复回头看,终于在岁月中寻找到了答案。在大学生通讯社,作为学生记者的我被赋予的不仅仅是“职业光环”,更是在自我反省、自我完善的过程中被赋予的某种责任感——规范被感性情绪支配的语言文字,不断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使我们面对周身众象时,始终能保持相对客观的态度。我也始终相信,这样的责任感也将决定着我的未来。

如今我们所拥有的在社交媒体上发声的权利,中国人能够在国际舞台上拥有愈发重要的地位,是先辈们用血泪为我们抗争出来的,我们身上肩负着为祖国、为人民奋斗的责任,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家将会传承何种价值观,将如何发展。我作为将会对国家未来发展产生影响的青年人,一直在思考这样几个问题:到底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自己以及他人?我要成为怎样的人?我要如何发展自身?

我带着这样的疑惑寻找答案,直到我有幸成为一名学生记者。我不断地采访、探索和思考,参加各种活动,体验了日常之外的人与事,走近了一些人的生活,对自己和这个世界都有了不同维度的认识,我不再纠结问题的答案,因此以前所有的困顿和迷茫也皆作云烟。我所追求的是相对客观的人生态度,不做偏执的“独行者”,不做人云亦云的乌合之众,而是努力写作,反复斟酌产出有温度、有态度的作品。就像记者张兮兮说过的那样:“我并没有太大的野心,只是希望,在信息洪流中、在众声喧哗中、在娱乐至死的时代中,自己的作品能够至少打动一两个人的心、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成为学生记者的这段日子,应是我波澜不惊的青春中百里挑一的灿烂时刻了。我遇见了志同道合的伙伴,并且拥有了更多接触生动鲜活、富有智慧的个人及群体的机会。怎么能忘记呢?运动会后的那个雨天,校部窗外高高悬起的彩虹;记者节后那场簌簌悄然的雪;宣传部各位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不吝啬的夸奖;写作培训时独自面对300多人的紧张感;人声鼎沸中我举起相机记录瞬间的美好;软语轻声留下第一条广播音频;和小伙伴坐在楼梯间里聊不完的天;每一次与受访者真诚平和的畅谈……我静静聆听他们过往的执着与坚持,感受他们丰富的精神世界,试图在快节奏的时代让时间为我们短暂驻足。我和大通社的伙伴们围坐一桌闲谈,回忆蹉跎往事,我们肆意欢笑,我们眼含氤氲,我们紧紧相拥,深刻体味大学生活的曼妙。昨日种种,转瞬即逝不可追,但是这段青春记忆在悠悠岁月中只会日久弥新。泰戈尔说,世界于我们而言毫无意义和目的,却又充满随心所欲的幻想。诚然,从宇宙大爆炸开始,到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当今的国际社会、存在于其中的每个国家、构成这个国家的社会群体和机制、再到这个社会里的每个个体,都是层层包裹、彼此联系的。人和人的相遇,到底是寓于偶然之中的必然,还是冥冥之中的定数,我们不得而知,但不可否认的是,人的一生会遇见很多人,谁又说得准呢,我们会成为多年的好友,还是只是匆匆擦肩而过?但是无论如何,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能有那么一刻我们的灵魂是产生共鸣的,这就算不负相遇。

恍然间,我仿佛回到了那个午后,大通社值班室里缱绻着报纸的油墨气,一个眼睛亮亮的,似曾相识的姐姐推门而入,笑着问我叫什么名字。我从朦胧的梦中惊醒,四目相对,我缓缓走向她,迎接命运的安排——你好,我是大通社学生记者,杨逢澍。杨逢澍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