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菁校园

永远为“她”勇敢

发布时间:2023-12-25   浏览次数:次    来源:   


 恍惚间,在大学生通讯社已经工作了1年,每当回想在这里发生的点点滴滴,无不感慨这是一个不断让我去为之勇敢,为之奋斗的地方。

 大一时,因为在院学生会的工作,我错过了心心念念的大通社文字部选拔。从那以后我试图说服自己——人生总是会允许遗憾存在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好像也已忘记了这场错过。

 或许是一场注定的相遇,我参加了学校举办的校级“一封家书”征文比赛,那是我在大学写的第一篇散文。在下第一场雪的那天,比赛结果出来了,我得了第一名。更加戏剧性的是,当晚大通社记者给宿舍派发报纸,在校报四版一篇《立冬的雪》很是应景。窗外飘着纷纷的雪花,文章故事却非常温暖,一下子,触动了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思绪也随着那娓娓道来文字,随着漫天的雪花自由的飞舞,于是我对大通社文字部的向往便又一次涌上心头。

 不知不觉间,下一届选拔悄然而至。在1400多人的面试群里,很担心已经大二的我去参加选拔会不会被直接刷掉。让我下定决心的是选拔前两天,一名已加入大通社的朋友鼓励我:“去尝试吧,别管结果怎么样,最起码你为你的想法努力了。”于是,战战兢兢的心放下,我为我的文字梦迈出了勇敢的一步。

 好在,我的“勇敢”得到了回应!凭借着简历上“从事写作领域五年”以及对文字无尽的热爱,我如愿地加入了大通社,成为了一名文字记者。开始的日子并不轻松,高中三年未曾动笔的我,在拿起生疏的笔写下第一篇稿子时,思绪凌乱,行文也变得滞涩。昏暗的灯光下,是同为大通社文字部的室友带着我在寝室楼道里散步,告诉我沉下心去,把要写的主题聚焦在事情上,能够让人有所反思。我们倚靠在阳台上,在窗外夜色的映衬下,那是我初来大通社感受到的第一缕温暖。

 在写《深海》观后感时,遇到了些困难,写着写着就不想写了,总觉得将自己脆弱的一面呈现出来很丢脸,带我的学姐现在已经是大通社社长的刘小雯鼓励我:“别太在意别人说什么,你的热爱是你自己的,很少会有人和你感同身受,试试看,总有什么值得你去记录,尤其是自己的经历和想法,没有人可以替代。”这是我印象里的第二缕温暖,我似乎开始变得更加勇敢。

 此后,在这个我热爱的舞台上,我遇见了更加赤诚的人,见证了更多人的故事。在参加吕轶卓老师新闻稿写作技巧的分享讲座时,我看见他写的满满的PPT,改了又改的排版和增添的话语,只是为了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倾囊教给学生们。原来在自己所热爱的领域里工作的人,真的会做到细致而闪光。在采访英语翻译大赛国家一等奖获得者李亚轩时,我从她的言语和神情里,看见了一名大学生为热爱而努力拼搏精神。

 大通社让我留恋的还远远不止于此。在办公室,各方向的学生记者们都会互相交流学习,在我不了解的领域,永远都会有人细心解答;在定期举办的例会上,永远能听见新的想法;在参加双选会和运动会的大型活动时,大家面临突发情况,会选择共同解决问题……我想,为“她”勇敢的每一次都是值得的。

 今年的纳新也已开始,笔行至此,抬头间,我仿佛看见了面试间里紧张但又略带激动的新人:“你考虑别的方向吗?”“谢谢学姐,但是这次我就是奔着文字来的。”嘴角扬起笑意,那好像是我,也是为“她”勇敢而来的下一届的他们。 (刘阳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