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风采

身着白甲 心有彩虹

发布时间:2023-04-10   浏览次数:次    来源:本站原创   

在我校校园,有一支名副其实的“娘子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三年来,她们身着白甲冲锋在前,一直奋战在学校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为守护全校师生的健康平安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支娘子军,就是由现有的8名女性组成的校医护人员队伍。

  逆行而上坚守一线

疫情袭来不足惧,巾帼建功正当时。

2022年初,一场新冠疫情的倒春寒袭来,娘子军又一次被推到“前沿阵地”。疫情就是命令,以院长程瑶为代表的校医院全体医护人员闻令而动,认真梳理总结往年抗疫经验和有效做法,积极应对学校医护人员紧缺现状,克服“值班瓶颈”,周密部署,全员参战。

程瑶带领4名校医院医护人员第一批驻校,她们白衣为甲,昼夜值班,分南北两区有条不紊地做好医疗保障。58岁的周青梅大夫不顾自己靠药物维持的身体,第一批驻校24小时连班值守,赢得了龙源社区师生的感佩;“抗疫夫妻档”李佳时,跟爱人一起首批申请驻校,当孩子在视频中哭喊着叫妈妈时,她只能在心里暗暗流泪,第二天依然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还有即将退休却带病坚持值守的杨清怡、狠心将幼儿送到沈阳老人家的杨磊……她们与学生同吃同住,并肩作战,舍小家顾大家,默默坚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无私奉献。

  开动脑筋主动作为

疫情来了,各种困难也接踵而至。怎么办?开动脑筋迎难而上!

针对封校管理期间学生出外就医不便的难题,学校积极与鞍钢集团总医院沟通协作,发挥医校资源优势,实现医校合作“零距离”。学校将鞍钢集团总医院“搬进”校园,启动“线上问诊”和“远程面诊”,校医院的娘子军们与医院的专家通力合作,先后为36名学生给予有效诊治。医校合作的特色做法被辽宁省教育厅推广,多次被鞍山全媒、《千山晚报》《鞍山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

2万余名师生,一个都不能少;高频次检测,一次都不能落——这是特殊时期的刚性要求。如何应对?为保证学校核酸检测正常有序,学校在校内设立22个核酸检测集中采集点,校医院全体医护人员积极配合外援同志,圆满完成了省教育厅及属地要求的2022年上半年21轮和下半年连续11天的全员核酸检测任务。一轮又一轮,一天又一天,一个又一个,她们也疲累,也乏味,但疫情来了,小小的窗口就是她们的阵地,阵地在人在,可以倒下但不能后退。

人员的不断流动、变动,给疫情防控带来困难,也给核酸检测带来了麻烦。为满足9轮返校本科生、3轮返校研究生、参加四六级及研究生考试学生核酸检测的需求,校医院积极与鞍山三院、高新区医院、七岭子医院等多家医院联系,及时进行补救,于晚间8点后到隔离楼上门为学生做核酸,按时保质完成了检测任务。其实,她们经常“服务上门”,进入隔离酒店或校内隔离楼为密接和次密接学生做核酸(全年累计组织核酸检测150万余人次)。这些时候,感染的风险是比较大的,可是娘子军们不怕,因为披坚执锐、坚守阵地是她们的初心与本色。

  细心呵护爱心奉献

——入住隔离楼。健康监测区入住的都是因病外出就医和返校隔离的学生,因病情和活动受限,学生们情绪不太稳定,校医院派专人入住隔离楼,既严格管理又体现人文关怀。先后配置被褥、小电锅、垃圾桶、脸盆、拖鞋等,为学生安排三餐并送餐到门口,严格监督卫生保洁及消杀。

——建设健康驿站。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寒假期间学校将11B2-6楼建设成了健康驿站,校医院积极安排医护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值班值守,设置发热诊疗点,公布工作电话,24小时提供医护服务。

——建立“科大医疗服务群”。医护人员、辅导员及学生工作负责人加入服务群,为在校学生提供在线医疗咨询服务。

——设置绿色诊治通道。积极对接医药公司、药厂、医疗器械公司等,储备足量口罩、消毒用品、退热药、止咳药、止泻药、咽喉类用药。通过与属地三级医院积极沟通联系,鞍钢集团公司总医院为我校师生专门设置绿色诊治通道。

还有,编制新冠病毒知识手册、组织疫苗接种(5万余人次)、建设管理隔离楼、完成返校隔离学生转运、克服封校带来的不便如期进行新生体检……

目前,校医院已获批升级为“辽宁科技大学门诊部”。门诊部设有5个科室,下一步将不断推进门诊部科室建设,积极做好牙科、眼科和中医科资质人员储备。今后,校医院将紧紧围绕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部署,不断夯实门诊部科室建设和管理,完善门诊部科室软硬件建设,探索合作共建途径,积极申办体检资质,锻造专业化、强服务的医疗诊治队伍,全力为学校师生健康保驾护航。

心有彩虹,脚下生风。我校校医院的娘子军们又要英姿飒爽展雄威了。张晓松 邢秋艳